25羥基維生素D,也被稱為25-羥基維生素D(25-OH-VD)或25-羥D,是維生素D經過肝臟羥化作用后的代謝產物。維生素D本身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主要由人體皮膚在紫外線照射下合成,少量來源于食物或補充品。維生素D在肝臟中通過羥基化轉化為25羥基維生素D,隨后在腎臟中進一步轉化為具有活性的1,25-二羥基維生素D(1,25(OH)2D3)。
1、標本采集與處理
采血要求:采集標本時,使用普通試管,不抗凝。采血管應符合標準,以確保樣本質量。
及時運送:標本采集后需與檢驗申請單一起及時運送至檢驗科,避免樣本變質或污染。
干擾因素排除:對于可能干擾測定和吸樣的標本,應提前識別并采取相應措施。
2、檢測方法選擇
競爭化學發(fā)光免疫分析法:這是常用的檢測方法之一,通過多步反應最終確定25-羥基維生素D的含量。
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:該方法具有高靈敏度、特異性和精準度,但操作復雜且儀器昂貴。
酶聯免疫法:適用于常規(guī)臨床實驗室,但可能存在交叉反應影響檢測結果。
3、結果解讀與應用
參考值范圍: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(qū)的標準,25-羥基維生素D的正常參考值范圍有所不同。例如,國標WS/T 677—2020版定義的“維生素D正常”為血清25-羥基維生素D≥20nmol/L。
缺乏與不足判斷:當血清25-羥基維生素D水平低于30 nmol/L時,通常被認為是維生素D缺乏;介于30~50 nmol/L之間則為維生素D不足。
臨床應用意義:25-羥基維生素D的檢測結果對于評估個體的維生素D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、診斷相關疾?。ㄈ缲E病、骨質疏松癥等)以及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。